美式霸權的雙重危機:從關稅戰到人道主義的失格

avatar
陳承宇
專欄作家/評論員
作者: 陳承宇
首次發佈時間 : 2025年04月14日 11:27 更新時間 : 2025年04月17日 23:09

當全球目光聚焦緬甸地震救援之際,美國卻以「關稅核彈」掀起新一輪貿易戰,將單邊主義推向極端。中國繼4月10日反制美國對華關稅後,11日再度宣布自12日起將對美進口商品稅率從84%提升至125%,並明確表態「若美方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此舉不僅揭露美國「規則霸權」的虛偽性,更凸顯其以貿易訛詐轉嫁內政失能的戰略困境。  

美國對世貿規則的雙標踐踏,進一步暴露其規則霸權的信用破產。而美國在緬甸地震中的冷漠與關稅戰的狂熱形成荒誕對比。中國國家救援隊與香港特區救援隊在災區救出多名幸存者並協助重建通信網絡,而美國僅象徵性捐助200萬美元,地緣算計徹底凌駕人道責任。 美國的關稅政策已淪為數字遊戲。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明確指出,美方對華商品加徵的「對等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與基本經濟邏輯,其稅率從41%驟升至125%的荒誕操作,實質是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的霸凌行徑(商務部聲明)。此舉直接導致美國輸華商品市場接受度歸零,而美方所謂「企業回流」的虛幻承諾,反而推高本土製造業成本15%(彼得森研究所),加劇通脹惡性循環。  

美國製造業平均工資為中國的4.2倍,基建老化導致物流成本增加18%(波士頓諮詢),美國的對外強硬政策,實質掩蓋其內政治理的系統性失能。社會分裂的惡性循環日益加劇,政府僅能以「外敵塑造」轉移貧富懸殊的矛盾及基建落後,與中國「全球發展倡議」形成鮮明對比。  而美國對中國在墨西哥產能加徵關稅的行為,反加速供應鏈向東盟轉移——2024年越南電子出口增長29%,「友岸外包」盟友印度僅完成目標產能的37%(IMF報告),產業鏈重構已成不可逆趨勢。

「美國優先」及沉溺於「例外主義」迷思,其終將淪為「21世紀的經濟孤島」;緬甸地震中,中國救援隊以生命至上踐行國際責任;而美國的「關稅核彈」卻在製造更多人為災難,全球領袖應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生邏輯超越零和博弈。  中方的「不予理會」恰是對霸權最理性的否定。  美國霸權的黃昏,始於對內政失能的漠視,終於對國際責任的背棄。全球共治之道,唯在平等與包容中尋得。

(本文數據及案例經第三方核實,觀點為筆者獨立分析)  

(聲明: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推薦

應對美國新政 跨境電商的轉型契機
avatar
于承忠
2025年04月04日 12:17
美國環球打壓 中企命運最堅
avatar
陳鳳翔
2025年03月31日 14:19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2025年04月10日 17:00
生活隨筆
avatar
周美華
2025年04月11日 09:19
特朗普撞到鐵板 積極尋求下台階
avatar
冼國林
2025年04月10日 20:30
生活隨筆 - 寵愛有加
avatar
周美華
2025年04月12日 15:00
美國外延式戰略在全球多極秩序下的權力重構與文明衝突
avatar
陳承宇
2025年04月12日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