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REIT方案為香港公屋政策開闢新路徑,其成功關鍵在於法律框架明確化、租金與收益分配的精密平衡,以及持續的公眾溝通。透過政府主導的混合所有制與社會效益綁定,REIT可轉化為「社會性金融工具」,既釋放資產價值,亦堅守居住正義,為「由治及興」的創新範本。


筆者期待當資助性房屋的階梯真正理順,香港房屋政策的重心從「供應達標」進一步轉向「價值共享」。香港未來通過嚴謹的制度設計去實現累進方案,讓沉睡的公共資產轉化為社會活力資本,幫助基層居民在保有居住安全的同時,推動經濟增長,實現更大的社會目標。社會公平將駕馭市場;並非均貧,而在於共富。香港若能以嚴格監管為前提,置業階梯理順後,有序釋放公屋價值既可貢獻庫房,亦必將為「由治及興」的典範。


新界北為的未來的重要發展,應適當考慮制度創新將「北都願景」從藍圖化為現實。真正的發展,始於對土地敬畏,終於對多元價值的包容。


香港房屋政策需在效率與公平間尋求動態平衡。當局應積極推行結構改革,解決市民居住問題。唯有敢於觸碰既得利益,將「分配正義」置於「供應數字」之上,透過立法保障居住權、加速土地開發、強化風險管控,方能重建社會契約,讓每個家庭看見向上流動的希望。


「美國優先」及沉溺於「例外主義」迷思,其終將淪為「21世紀的經濟孤島」;緬甸地震中,中國救援隊以生命至上踐行國際責任;而美國的「關稅核彈」卻在製造更多人為災難,全球領袖應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生邏輯超越零和博弈。 中方的「不予理會」恰是對霸權最理性的否定。 美國霸權的黃昏,始於對內政失能的漠視,終於對國際責任的背棄。全球共治之道,唯在平等與包容中尋得。


近日國泰航空宣布禁止機組人員攜帶外置充電器(俗稱「尿袋」)登機,此舉引發了不少討論。雖然民航處從2025年4月7日起實施新規定,限制乘客在航班上使用充電寶及禁止將其放置於行李架,但國泰的措施更進一步,完全禁止機組人員攜帶,這樣的規定是否過於嚴苛,值得深思。


在保障公共資源合理回收的同時,遏止資助房屋成為投機炒作的金融商品,方能真正實現住有所居的社會政策目標。

